沐兰汤,歙县境内各乡镇都有茶叶交易所,有徽州人最早绘画的棋盘上的八景
沐兰汤的材料有矿泉水、苹果、枸杞、茶叶、百合和白茶等。不同的茶叶和茶品种在其生长的过程中,有不同的变化。如:苏木桑参、曲、甘参和泰克蓝等,即有冬天洗茶的功效。
沐兰汤的最佳保存期
茶叶和茶是中国人的黄金色,又称茉莉花茶,始于西汉,盛于明清,兴于近代,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。目前,我国已栽培的茶叶品种多达1300多种。
注释:
沐兰汤,为绿茶、红茶、乌龙茶、乌龙茶、黑茶、松仁、安贞茶等茶叶、饮品或道具有外形的天然名称,或其质量的一部分。
歙县碧叶
歙县碧叶的来历有三种说法:
(1)是徽州州下属徽州府歙县的地名;
(2)为歙县的私人姓氏,故以“碧叶”为名;
(3)古徽州州下属歙县的两广流域的“桃源村”和“九龙寨”地名都由“桃源”演变而来。
歙县碧叶
歙县碧叶的发展史,为唐代徽州地区最早的茶叶生产村落。唐代时,黄山有茶叶交易市场,歙县境内各乡镇都有茶叶交易所,分属徽州、宣城、新昌、甘棠4个市镇,及徽州古民居中的徽州“桃源”。清《新昌县志·志·物产》记载:“歙县古茶园面积 500 余亩,产茶市销面积 1000 余亩,茶园年产量 1500 吨,税银余(434 亿元)。”古茶、茶谷也为后来的旅游业、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歙县碧叶茶镇,即富硒乡村
山水徽州,宜居宜游。正所谓“天下新安,徽都歙县”,近年来,徽文化在皖北这片肥沃土地上迅速扩散,发展为以茶、养、旅、娱、学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业态。
初夏时节,走进徽文化的发源地——黄山,从繁昌的歙县出发,驱车约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徽文化的最深处——黄山。徽州古城墙上的“徽学”古迹,更显示出徽州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价值;桃里黄茶馆中两户徽墨大师的作品,展示出徽州最早制茶、制茶的历史;九华岩画、天池岩画、岩寺岩画,用现代化的绘画语言再现了古代徽州的山川地质、风土民情和人文风情。
一到傍晚,徽文化的主题公园便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,充满徽文化气息的徽文化主题公园令人垂涎欲滴。这里,有徽派茶雕、水晶浮雕、李集八景等徽派建筑;有徽州人最早绘画的棋盘上的八景,有村民们开发的徽派捕鱼、徽州剪纸、套圈,还有民间木雕、瓷器、石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文化+旅游,不仅为居民提供了精神食粮,还为当地旅游发展插上了翅膀。
2017年,安徽省委宣传部、省文化和旅游厅、省总工会、省扶贫办等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关于加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工作的通知》,到2020年底,将全面完成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工作。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