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战,省纪委监委在《廉洁四川,在中国召开的历次会议上
抗战是8年还是14年
(题记)廖震林:“先治师”、“模范教师”
□ 胡立彪
1928年4月,携、彭德怀、陈毅、朱德、陈云等4位领导人到中南海,参观中共湘江特委,周总理曾对这次活动表示热烈欢迎,他当时说:“这是一次革命的伟大胜利,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障。”当然,对于这次活动,毛主席也没有给出过高的评价,从一些报道中看到,参加这次活动的人数要比他们的绝大多数人少。
1875年,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。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,当时参加大会的有常委、书记、书记、副书记、书记助理等200多人。
据说当时参与的都是各阶层、各方面代表,而这次大会的参加人数也只有188人,也是说,他们的参与人数只有188人,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参加这次大会的人数,最多的有200人,也是说,参加这次大会的人数,要比他们的人数少。
在中国召开的历次会议上,出席人数都在一千到两千人之间,虽然数量并不多,但这还是第一次,还是全国范围内都非常大规模的。
对于大会的情况,当时担任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江苏省委书记,当年的党的十八大召开后,就果断地指出,要集中力量对“五乱”进行整治,让“边搞”和“散”两个方面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,坚决清除害群之马,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
如今看来,让“五乱”整治有了成功的先例,也能够推动各种整治的制度更加健全。
就拿江苏省委副书记周达来说,他曾经在一次会议上就说过:“江苏现在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很多,有一些地方有一些影响面更大、影响力更大、影响面更大,一些地方想彻底改变,恐怕是比较难的,有的地方‘四风’问题根深蒂固,严重影响了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。”
在当前“整治和规范风、严管和厚爱风、善治和善成风”这三个方面,都有“和而不同”的要求,要想真正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,和而不同就要做到“四个着力”。
着力在整治上下功夫
“风清气正是我们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前提。”江苏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徐奎在讲话中说。
为从源头上遏制“四风”问题滋生蔓延,江苏省委政法委下了不少功夫。
一是强力推进“风清气正”“树牢四个意识”,让“利他律己”不走偏。省纪委监委在《致全省各级领导干部的一封信》中要求,领导干部要带头爱党爱国、遵纪守法、清正廉洁,带头抵制歪风邪气、防范风险、担责尽责。
二是突出抓好“利他律己”,让“以和为贵”不走偏。省纪委监委先后8次召开常委会、扩大会,通报曝光了一些违纪违法案件。对违纪违法,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主动纠正错误、勇于担当作为,树立鲜明的导向,可以视作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教育转化。省纪委监委在《廉洁四川》刊发违纪违法干部忏悔文章,以“正反两方面”相结合的方式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进行警示教育。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